杨广让宫女穿开裆裤 杨广是一个怎样的皇帝
3.建造运河,迁都洛阳.
有很多史学家认为杨广亡国大多是因为这次建造大运河,以及迁都.其实不然.
也有很多野史中说杨广建造运河以前迁都是为了一己之乐,为了游玩.其实也不是这样.
建造运河,迁都建立两京,完全是南北形势所迫,不得已之举,而且这两个做法,利远大于弊!
至于杨广有信心迁都建宫,开运河,这倒也从侧面证明了隋朝的富庶!
中所周知,在隋朝统一中原之前,南北两地已经分割了数百年之久,南方人跟北方人从来都不认为大家是一个国家的人,根本没有现在的中国人观念.各以南方人,北方人自居.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五大三粗,北方人看不起南方人孱弱.南方也是世家门阀的发源地.虽然暂时被隋朝控制,但一个调理不好,南方就很容易脱控.
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迁都是完全必要的,也是最明智的做法.把都城迁到南方,把这个不确定因素放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.以便掌控全局.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.这一做法不仅令中华民族完全融合,真正的达到了大一统的目的,又增加了中央集权的力度,以便监管地方.不得不说,杨广的这一做法是相当的明智.
至于造运河,杨广是从三个角度出发.
第一点,民族统一.上诉也说过,在那个年代的南人北人是有排斥性的,互相看不起对方.不认为大家都是华夏正统.所以说,建造运河,能让南北互通,南北人能够互相流动,时间长了,也就能慢慢消除南方人与北方人的隔阂,大家都是华夏汉人,有什么可互相鄙夷的?
第二点,漕运发达,一个国家的强盛,首先商业要有所发达.虽然在那个年代商人是受鄙视的,但大家都知道,商人和农民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.杨广也不例外,他也知道这些.如此便互通了南北,让整个国家的商业,以及农业机器运转的更加灵活.
第三点,远征高句丽.在当时已经迁都洛阳,平定高句丽已成定局.在这种情况下,远征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保证后勤.但当时南北根本不互通,从南方向北方运送粮草物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.在这种情况下,南北互通就成了一个很严肃的课题.因此,大运河便应势而生.
从杨广这两件决策上看来,便可说的上是一位有眼光的政治家以及战略家。
相关文章: